医院新闻
意大利医学之旅
【编者按】 今年9月,我院王彦芳主任经考试入选了国家卫计委组织的医务人员对外交流研修项目,赴意大利佛罗伦萨,开始了一段难忘的学习生活经历。以下是她发自意大利的纪实经历和感想。
佛罗伦萨位于意大利中部,是托斯卡纳大区首府,意大利四大重要城市之一,也是著名的欧洲文艺复兴发源地、欧洲文化中心及世界艺术之都。置身于佛罗伦萨的每一个角落时,都能感受到其浓浓的文化氛围和气息。

左图:米开朗基罗广场俯瞰佛罗伦萨全貌
右图:著名的圣母百花大教堂
托斯卡纳大区中心卫生署专人负责组织、安排、协调本次的研修学习,采取集中授课与分散带教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每周在卫生署会议厅集中授课一次,如果有参观项目,则由工作人员带领去相关地点。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卫生署所在地--Santa Maria Nuova医院。它坐落在著名的圣母百花大教堂附近,建院于1388年,是世界上第一所医院,中世纪达芬奇曾在这里做过很多尸体解剖,开创了人体解剖学的先河。历经岁月沧桑,它始终运营着,依然为人民医疗健康服务着。

左图:卫生署大厅的壁画
右图:Santa Maria Nuova医院
通过一段时间的课程学习及观察体验,我们对意大利整体医疗制度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
意大利的医疗历史悠久,是自英国之后的第一个在医疗服务系统中实行统一原则的欧洲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卫生资源分配以及全面的医疗卫生服务,全民免费医疗,国家医疗卫生保障制度比较完善。在漫长的演变中,意大利形成了独特的医疗体系与人文理念。
近几年佛罗伦萨卫生署引进丰田公司管理模式,在不降低服务水平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院方注重平均住院日的管理,鼓励医护人员提出合理化建议及主动汇报工作中的错误,以便改进服务流程。同时,管理部门通过信息化系统监管来提高医疗资源的有效运行。病情稳定的患者尽量转到下级医院或社区,节省优质医疗资源,这方面和我们的分级诊疗努力的方向是一致的。

左图:某医院内的指示牌,带有意大利文、英文和中文三种文字
右图:意大利的救护车,正面的字是反写的,便于前车看到主动让行
意大利的医生分为家庭保健医生和专科医生。家庭医生主要负责一些简单疾病的处理及预防保健工作,如不能确定诊治或病情疑难会及时转给专科医师。患者的就诊过程都需要经过预约。自觉不舒服时首先到家庭医生处就诊,然后携带家庭医生开具的相关化验单、B超、X线等申请单到综合医院进行检查,家庭医生根据各项检查结果再判定是否需要进一步转诊至专科医院。由于门诊、住院及手术均采用预约制,所以医务人员的工作都显得井井有条,忙而有序,更有充分的时间和患者进行耐心的沟通解释,同时做好进一步的健康宣教,达到治病防病的双重作用。
当然,像其他任何一项事物一样,意大利的医疗制度也并不是尽善尽美的,也有某些弊端。例如,全民免费医疗,影响了有工作有收入的人劳动积极性,使其感觉不公平,因为他们每年都要缴纳医疗税,政府的医疗费用其实主要来自于这部分税收;在一些医疗部门内,多数医务人员的收入是固定的,出现了医护人员积极性不高,效率低下的情况。

附图:在手术室里的王彦芳主任和她的老师
在意大利这段时间,还有一个明显感受,就是居然发现了很多中国元素的体现:许多意大利人用的手机是华为的;某些公共场所里的电视是长虹牌的;在这里我一向意大利人提起中国餐,他们无不艳羡;还有前面提到的某些新建医院的指示牌还附有中文…所以,虽身在遥远的异国,但我并不孤独,因为身后有强大的祖国!
【编后记】 对于本次游学,王彦芳主任本着虚心学习、积极交流的原则,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她每天早上五点起床去赶早班火车(佛罗伦萨没有地铁,但铁路交通非常发达,是其主要交通工具),往返于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医院。随着学习的逐渐深入,期待她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体验和收获。
无障碍访问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